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社保政策的知晓率,扩大社保覆盖面,近日,金拱镇在各村组织开展“乡村夜话”活动,将社保政策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,与村民面对面交流,心贴心沟通。
政策解读接地气,核心原则讲透彻
活动现场,镇村社保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社保缴费政策,从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、补贴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,用“大白话”解读核心内容。针对“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”这一关键原则,工作人员结合宣传手册,清晰展示了缴费档次、年限与待遇的对应关系,让群众对政策一目了然,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社保政策带来的保障和福利。
现身说法动人心,真实案例解民忧
“以前总觉得交社保是‘看不见摸不着’的事,现在才明白,这钱交得值!”在西湖村“乡村夜话”现场,61岁的村民老李拿着养老金存折,给大伙儿算起了“明白账”。
老李是村里的种粮户,几年前村里刚开始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,他总打退堂鼓:“我身体硬朗,能下地干活,交那钱干啥?还不如存银行实在。”镇社保所工作人员上门讲了三次政策,他才半信半疑地选了每年500元的缴费档次。
2024年,老李满60岁,第一个月就领到了200多元养老金。“现在养老金逐年上涨,加上种地的收入,足够日常开销。”他说,“有人说交社保不划算,我算过一笔账:我交了14年,总共7000元,现在每个月领200多元,三年就能回本,以后领的都是赚的!”老李拍拍胸脯,“这社保就是咱老百姓的‘养老定心丸’,年轻时多交一点,老了就多一份踏实。”
今年62岁的老汪,是村里最早一批选择高档次社保缴费的村民。镇里刚开始推行社保缴费档次自主选择政策时,不少人抱着“少交少麻烦”的想法选了最低档,老汪却动了心思。“当时社保工作人员说,缴费档次越高,退休后领的钱越多。”他回忆道,虽然每年要交6000元,但想着儿子在外打工压力大,自己晚年不想给孩子添负担,便决定“一步到位”选最高档。
起初,不少同村邻居觉得他“傻”,“钱握在手里才踏实,交那么多万一有变动咋办?”老汪却坚持按时缴费。2023年他办理退休时,第一个月就领到了800多元养老金,比选最低档的每月能多出600多元。
现场答疑解难题,精准服务暖人心
听了待遇领取人员的分享,不少村民纷纷心动,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踊跃提问。“我今年50岁了,现在开始交社保还来得及吗?”“之前交过500元的档,现在应该怎么交更高档?”社保工作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。
此次“乡村夜话”社保缴费宣传活动,不仅让村民对社保政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,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。下一步,金拱镇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,创新宣传方式,扩大宣传范围,让更多群众了解社保、支持社保、参与社保,让惠民政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,为居民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。
(叶一彤)
众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